超半数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藏在你胃里的“一级致癌物”?要不要杀灭?
- 2021-01-20 13:47:00
- 翼猫科技 原创
- 1613
医生,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怎么办?
医生,听说幽门螺杆菌致癌,真的吗?我会是癌症吗?
医生,幽门螺杆菌一定要治疗吗?
医生,我没什么不良嗜好,怎么感染上幽门螺杆菌的?
半数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长”在胃黏膜上的螺旋形的细菌,最喜欢胃的幽门、胃窦部位。
全球约有44亿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华医学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59%,也就是说,不到2个人中就有1人感染。
胃癌真凶 幽门螺杆菌
专家指出:胃癌真凶就是幽门螺杆菌!研究证据发现,控制住幽门螺杆菌后,胃癌的发病率会明显降低。
60岁的岳先生,在2014年确诊肠癌,在2016年确诊胃癌,现在通过手术恢复良好,据岳先生回忆,其实10年就查出有幽门螺杆菌,因为身体没有什么不适,也就不重视和处理它。
图片内容来源:微信号健康谈
专家说:过去人们对于幽门螺杆菌没有重视,发现了也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很多人即使做了胃癌的切除手术后,胃癌还是会复发。现在我们重视对幽门螺杆菌的追踪和根除,胃癌患者不光能获得长远的生存,生活质量也很好。
体内有幽门螺杆菌, 不杀会怎样?
幽门螺杆菌很容易在家族成员之间传染,当出现上腹疼痛、口臭、食欲明显下降,可能提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数据表明,7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没有症状,10%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发酸、打嗝、恶心、口苦、口臭等。10%~20%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溃疡。
若不进行干预治疗,胃黏膜细胞不堪重负,完成不了修复任务,只能用肠道细胞去修复,进一步可能导致低级病变、高级病变等癌前病变,最后甚至恶变为癌。
正常胃黏膜
↓
慢性浅表性胃炎
↓
慢性萎缩性胃炎
↓
肠化生
↓
异型增生
↓
胃癌
对抗幽门螺杆菌的新思路
近年来,微生态制剂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应用为预防幽门螺杆菌提供了新思路。
肠道微生态调节剂是一切能促进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的及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的制剂,都称为“微生态制剂”。
目的是快速构建肠道微生态平衡,并使之得到保持,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常见产品包括:
1、菌制剂:主要是活菌制剂,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枯草杆菌等各种批准的产品(药品或益生菌补充剂);也有一些死菌及代谢产物产品。
2、有益菌增殖促进剂:主要是益生元——肠道有益菌的“口粮”。没有益生元,肠道有益菌很难存活和发挥作用。
3、医疗用粪菌移植品。
益生菌通过定植排挤和释放酸性物质等手段抑制、根除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达到缓解胃部问题,养胃护胃的作用。
养未来健康食品推荐
澳莱萃益生菌系列
全家肠道 轻松搞定
四种选择 针对不同人群
每天2袋 肠胃更健康
关注翼猫科技 开启健康人生
官方微信:YMKJWLW2016
内容来源:健康谈、百度百科
如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