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出现这个问题是心脏在报警!

2021-07-17 14:14:00
翼猫科技
原创
1508
摘要:三伏天,出现这个问题是心脏在报警!

夏季养心,随着入伏后,心脏负担逐渐加重,有人说:哀,莫大于心死。这足以说明,心死意味着什么。在中医里面,心脏是作为君主之官,心死,生命即刻终结。

图片

有句俗话说得好:“三伏养生先养心。”中医认为,心脏是三伏时节最容易出现问题,也是最需要调养的器官。因为盛夏炎热的气候,人们会产生严重的不适和烦躁感,人非常容易出现脾气暴躁,怒气一点就着的情况。

图片

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脏的阳气在夏季是最为旺盛的,因此,三伏天也是心脏病高发的时节。研究显示,气温达到35℃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就会飙升。

三伏天 心脏最怕的三件事

入伏以后,气温高湿度大 ,很多有冠心病的人经常会觉得胸闷、气短、心跳加速很不舒服。

过度吹空调

炎热的夏季,没有空调怎么过......但是,要记住,如果在室外刚流一身汗,建议不要马上进入空调房里,以免血管反应不过来,出现供血障碍。

图片

还要注意的是,夏天不能为了贪凉而直接对着空调吹,这样会导致血管不断收缩、舒张,使脑血管循环出现障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大口快速喝水易导致心梗

由于伏天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图片

狂吃夜宵——啤酒+烤串

很多的“撸串”“哈啤”一族,夜晚睡不着,约上几个好友,找个路边摊,撸串喝啤酒。在晚上吃太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会导致体内血脂上升,如果有长期吃宵夜的习惯,还会增加肝脏合成的血胆固醇量,增加罹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风险。

另外,酒精摄入过多还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影响心脏健康。

图片

三伏天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养心

三伏天天气湿热,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适当地调整自己的饮食起居以及情绪。

合理补充水分

夏季要特别重视及时饮水。 饮水以少量多次为佳,饮水量过多或速度过快会增加心脏负担。标准是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2000~2500毫升,保证每天1500ml尿液。夏季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黏稠,极易突发心脑血管事件。

图片

戒躁制怒

夏日,心火旺盛,人的情绪波动大,要戒躁制怒,减少紧张,少生心事烦事,以免心火气盛,诱发心脑疾病。以平和的心气,无郁无怒,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心静自然凉,只有这样,心脏病人才能平安度过盛夏。

适当运动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伏天不宜做剧烈运动,可多做一些中、轻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

图片

早晚有风,空气相对好些,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可适当延长一些,切忌早早关进空调房里不出汗,久而寒气太盛更伤身;但午间天气炎热,容易中暑,尽量减少烈日下活动时间太久或者烈日下暴晒,以免中暑。

科学降温

根据医学专家的研究,最适宜的室内空调温度是:穿西装打领带,最适宜的平均温度为24.4℃;上着短袖衬衣,下着薄面料裙、裤的女子,适宜温度为27.8℃,男女平均有2—3℃的差别。

图片

总的来说,最适宜的空调温度为27—28℃,不应低于24℃。此外,室内温度还应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以室内外温差小于5℃左右为宜。

重视午休

宜比春日稍晚点睡、早点起;结合夏天白昼长的特点,中午有条件的尽量小睡片刻,养足心脏阳气,有助缓解疲劳。

调节饮食

夏天人们普遍易出汗,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流汗过多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可适当喝点淡盐水或糖水以解“体渴”。

图片

夏季预防心脑疾病除了提倡“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不宜多吃甜食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 可以补充Omega-3。

Omega-3能降低血液中的LDL“不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量,同时提升HDL“良性”胆固醇量。它也能令血管变得更畅通无阻、更健康及更有弹性,同时还能减少挤满胆固醇的血小板,并防治能阻塞血管的凝快之形成。这将会大幅度地减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

Omega-3中的EPA具有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从而起到降低血液黏稠度,增进血液循环,提高组织供氧而消除疲劳。

图片

欧米伽-3(α-亚麻酸)能清除血管及其周围组织中过剩的胆固醇,使之转移到肝脏中随胆汁中排出,达到抗血栓、防治动脉硬化及保持血液畅通的重要作用。

养未来健康食品

欧米伽-3凝胶糖果

客户使用效果分享

图片

欧米伽-3凝胶糖果

每天3次 每次2粒  给你的血管洗洗澡

为健康“加油”

图片

图片

购买渠道 点击图片

关注翼猫科技 开启健康人生

官方微信:YMKJWLW2016

内容来源:健康谈、百度资讯

如涉侵权联系删除

关注“健康e家”公众号,在线购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