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之后才知道的真相,原来看病是那么受罪!

2018-07-24 16:11:00
佘金锁
原创
5605
摘要:别再跟身体开玩笑了,你玩不过的!面对疾病,我们应该做到及早预防!预防大于治疗,健康不能等待!

如今

越来越多的人

因为各种各样的毛病进了医院

但是,你以为进了医院就好了吗?

不生病,你根本不知道的真相

一、你根本不知道,看病挂号有多难!

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大医院,“看病难,挂号难,挂专家号尤其难”的现象让不少患者叫苦不迭。

北京市卫生部门统计,2015年北京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2.35亿人次,出院338.1万人次,比2010年分别增长48.8%和50.7%。

(图片来自于《经济参考报》)

据统计,这些患者中将近50%来自京外,大多选择知名医院、知名专家。而北京1万多家医疗机构中,三级医院仅有109家。供需矛盾也导致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挂号难”。

这是北京部分三甲医院2015年门急诊量。这意味着一些医院每天要有超过1万名患者前往就诊。

二、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健康有多值钱!

大渝网报道,调查显示:患者在ICU内一天的花费大概在2000-20000元,比较多在6000-10000元之间。大多数人生在普通工薪家庭,父母或者子女一个月的工资,不够支付患者一天治疗费,一病返贫的情况,在ICU变得普遍。

据楚天都市报2016年7月报道,武汉协和医院心脏移植手术平均费用28万元,这还仅仅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

中国保险网一项统计显示,重大疾病的花费一般在5万至20万元之间,而癌症的平均基本治疗费用则为10万至30万元。

三、你根本不知道,手术多么痛苦!

华益慰从医56年,作为一位从事癌症防治工作的医生,华益慰一生曾经给无数患者做过手术,但是当他自己成为胃癌患者,做了全胃切除手术,并接受了腹腔热化疗后出现返流、呕吐的症状。

临终前却留下了无比沉痛的感悟:“我从前做了那么多手术,但对术后病人的痛苦体会不深。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没想到病人会这么痛苦……”

四、你根本不知道,做病人多么难受!

从医三十年来的一名妇科肿瘤医生,她做过上千台手术,但当她自己患癌之后,她才发现,做病人是多么的没有尊严!她在网上写道:

“手术那天,家人送我到手术室电梯口,我突然觉得很恐惧,躺在冰冷的手术床上,医生和护士谈笑风生。我在这个手术室工作了三十年,周围的环境无比熟悉,可是此时我却觉得陌生和恐惧。

我越来越冷,浑身不自觉地开始哆嗦。我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备皮,插尿管,插胃管。当胃管从喉咙插进去的时候,又干又痛,虽然医生操作极其轻柔小心,但我还是觉得万般无助,我为鱼肉,毫无尊严。”

五、你根本不知道,医生只能治病不治命!

一位医生朋友说:“我明白,有些事真的不是医生所能左右,我们治病不治命。”

“我不能打包票说手术一定成功,所有并发症一定能避免,我只能凭医生的良心和职业道德做出承诺:出现风险只是可能,而我一定会百分之百地尽力。我明白,有些事真的不是医生所能左右,我们治病不治命。”

六、你根本不知道,过度医疗有多可怕!

很多人都是死于过度医疗

北京某著名三甲医院的一位医生透露,肿瘤患者是过度治疗的“重灾区”。很多病人并非死于癌症本身,而是死于过度治疗。例如,对于一期肺癌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90%。国际上公认的结论是,这类患者术后化疗不受益。但是,我国的治疗都是“流水线式”的,多数病人手术后都要“被化疗”。

某些院长只想如何让医院赚钱

近年来,医院和房地产业一样,已经成为“暴利行业”。例如,某市一家三甲医院5年间的年收入由5亿元增加到20亿元,这其实都是患者的“血汗钱”。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政策,医院创收越多,奖金越多。因此,很多院长只想着如何让医院多赚钱,而不关心如何让患者少花钱。现在,很多医院都在进行新一轮扩张,其背后隐藏的是难以抑制的逐利冲动。

医生问诊三句半全靠高价检查

滥检查是过度医疗的又一特征。北大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说,现在不少医生问诊三句半,立刻就让病人做CT、造影、核磁。事实上,这些检查的成本高、创伤大,还可能增加致癌的风险。看病、检查、治疗、用药这整个就诊流程下来,我们常常能听到抱怨,“这个检查反复做了好几次”或者是“这个药又开多了”。

别再跟身体开玩笑了,你玩不过的!

面对疾病,我们应该做到及早预防

预防大于治疗

健康不能等待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健康福利

阅读原文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注“健康e家”公众号,在线购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