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隐形糖!从上到下毁全身!

2019-02-21 18:07:00
佘金锁
原创
4785
摘要:糖可以给我们带来甜蜜的心情,但是一旦当我们过量摄入之后,会成为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白色毒药”!

你爱吃甜食吗?

可以给我们带来甜蜜的心情, 但是 一旦当我们过量摄入之后, 会成为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白色毒药”!

2008年,有调查显示,每个中国人在这一年里吃下了19.6公斤的糖,相当于每天吃了50克糖。与30年前相比,中国人的糖摄入量整整上升了5倍。

而世界卫生组织(WHO)曾调查了23个国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结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这项调查还提示,长期嗜高糖食物的人,他们的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的人要缩短10~20年,并提出了“戒糖”的口号。

信息来源:搜狐网

0 1

生活中的"隐形糖"你知道多少?

街边奶茶店的奶茶通常由茶+奶精(鲜奶)+糖+水(冰)组成。奶茶店用的糖,并不是家里厨房常用的白砂糖,大多用的都是果糖糖浆。

而果糖糖浆对人体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容易过量摄入,在我们摄入了蔗糖后,会转化成葡萄糖,让我们产生一种饱腹感,但果糖糖浆无法刺激人体的饱腹感。

0 2

一口糖从上到下 毁全身!

1. 毁牙齿

糖分食物摄入过多过频,容易导致儿童患龋齿。这是因为残留在口腔中的糖最容易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很容易导致龋齿的产生。一般瓜果含的糖为天然糖,其致龋作用比精制糖小。

2. 毁大脑

在2012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大鼠实验,首次揭露了长期高果糖饮食会使大脑迟钝、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3. 毁胆囊

糖摄入过量,会加快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调,而过多的胆固醇又会形成胆固醇结石。

4. 毁心脏

研究发现,儿童所喝的含糖饮料份数越多,他们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而儿童每周少喝1份含糖饮料就能改善心脏健康状况,降低今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5. 毁皮肤

多吃甜食还会导致人体过早老化和皮肤受到损伤。糖分会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结合,削弱胶原蛋白对皮肤的修复和再生功能,导致皮肤过早出现皱纹和变得松弛。

6. 毁骨骼

年轻的女性、儿童等人群喜爱吃甜食, 而糖分摄入过度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钙质的吸收。

7. 毁血管

甜食会升高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血脂高,甚至形成血栓。

8. 毁阴道

当女性摄入糖分过多时,多余的糖通过尿液代谢。由于糖呈酸性,就会改变尿道周边酸碱环境,容易引起阴道内菌群失调,导致念珠菌性阴道炎。

9.毁胰岛

吃糖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高糖饮食,可以出现短时性血糖增高,加重胰腺胰岛负担;高糖饮食又可以导致肥胖,容易导致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大大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0 3

如何避免过多摄入生活中的隐形糖!

看食品包装

怎么能知道自己食物含糖高低与否呢?就要学会看食品包装。

看配料

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蜂蜜和玉米糖浆都属糖类,越是排在食物配料表前边的成分,其含量就越高。

看营养成分表

没有标明含糖量的,可参考表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要注意是“每100克”、还是“每支”、“每份”,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吃下一整袋零食,所摄入的热量是营养标签上的多少倍。

0 4

添加糖 每日25克内为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首次提出对添加糖摄入量进行限制,每日不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

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单糖、双 糖或糖醇等。添加糖其实很常见,比如白糖、冰糖、红糖、果糖、糖浆,以及蜂蜜、含糖饮料、糕点、蜜饯、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果酱、番茄酱等中的糖类。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时报、新华社、人卫健康

了解更多健康信息,请点击关注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联系删除

文:Judy

关注“健康e家”公众号,在线购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