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春季宝宝出现这4种症状,妈妈们要当心!
- 2019-02-28 16:21:00
- 佘金锁 原创
- 0
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沉寂,我们的生活环境将在3个月的时间里,由枯枝败叶转变为绿意盎然。而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人体激素水平、身体状态都存在一个转变。而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儿童群体,每年春季都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所以妈妈们一定要提前做好,春季宝宝常见病的预防。
1
春季宝宝出现这4种症状,妈妈们要当心!
反复咳嗽、发烧
呼吸道疾病
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主要的症状有咳嗽、发热、精神食欲下降,有些宝宝可能还会有消化方面的问题。
预防对策:
如果发现了一些症状,妈妈们一定要先注意宝宝的咳嗽程度,体温和食欲精神情况,看看有没有发热。如果有发热,但咳嗽不剧烈,可以先在家里吃一些对症的药。
如果宝宝反复发热超过3天,或者出现咳嗽比较频繁,一定要马上去医院找儿童呼吸科医生做专业的检查。
哮喘、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疾病
春季是各种植物花朵盛开的季节,而花粉则是最常见的过敏源之一,再加上大风天气帮助了花粉传播,那些体质比较敏感的宝宝,就容易出现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
预防对策:
宝妈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时瘙痒的地方(比如鼻子里面)挠不到,孩子可能会通过揉鼻子、皱鼻子、做鬼脸来缓解瘙痒。还有,过敏性鼻炎引起的慢性变态反应会影响睡眠,所以孩子会很容易困倦,导致白天的精神状态不好,注意力不集中。
避免在花粉肆意飘散的时候外出郊游,尽量留在室内,关上窗户,使用空调。特别是花粉量最多的正午和傍晚不要出门。不要去草多的地方,还有刚修剪过的草坪。在室外玩耍回来后,第一时间洗手或洗澡、换衣服。
腹泻、呕吐
肠胃疾病
春季父母带宝宝踏青赏花,宝宝受凉或吃生冷食物容易出现胃肠道疾病表现。宝宝脾胃功能不健全,脾气不足,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容易发生胃纳积滞,运化失常。轻症宝宝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重者频繁呕吐,吐出物带黏液、胆汁及血丝。
即使症状消失宝宝仍有食欲不振,手足心发热的症状。
预防对策:
饮食应调整,给予流食、半流食。软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必要时停1-2餐。可以给宝宝煮山药小米粥,莲子山药粥,消食健脾粥(莲子,芡实,炒麦芽扁豆各15克,焦山楂10克,神曲4克加适量水煮半小时,去渣后加米煮粥,煮好后加白糖,趁温热吃)。呕吐次数多,有脱水症及时去医院。
丘疹、疱疹
传染性疾病
手足口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4岁以内发病率最高。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手足口病有一定的传染性: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预防对策:
1.饭前便后、外出归来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宝宝洗手。
2.家长下班回来,要换衣服,洗手后,再抱宝宝。
3.宝宝的奶瓶、奶嘴、餐具使用前后应及时清洗干净。
4.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宝妈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了解并掌握这些小常识,让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春天!
了解更多健康信息,请识别二维码关注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联系删除
文:J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