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轻松且酷的习惯受到追捧,在医生眼中却是危险行为!
- 2019-05-16 10:30:00
- 翼猫科技 原创
- 0
很多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手机。 上下班地铁里,公交车上, 可以看到不少人戴着耳机低头看手机; 马路上,也会发现有人戴着耳机边听边走, 享受“与世隔绝”的自在。
然而,随身音响让生活越来越精彩的同时, 竟然在不知不觉间成了听力的“隐形杀手”。
有数据表明,地铁上的声音响度平均值可高达80dB左右,统计到的最高值为106dB。人们为了听清耳机里的声音,通常会不知不觉调大音量,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对耳朵听力造成损伤。
如果听不清
实在太伤神
……
比如,在电影《夏洛特烦恼》里, 大爷因耳背让“寻找马冬梅”徒增艰辛。
耳背听不清的情节 在电影里是挺好笑的, 可放在生活中, 耳朵不好使, 听力下降带来的困扰, 这事儿可真不小!
01
一个轻松且酷的习惯受到追捧, 在医生眼中却是危险行为!
耳朵其实是一个很娇嫩的器官
有一组研究数据表明:一个人在噪音环境中, 85dB不应超过8小时,每超过3dB,时间减半,也就是88dB不应超过4小时,91dB不应超过2小时……109dB不应超过2分钟。
长期在噪声较大环境下作业、常带耳机听音乐、不少人为方便助眠,喜欢戴着耳机听着音乐入眠。以上习惯如果音量控制不好,就会对耳朵听力造成伤害。如果长期如此,就很可能造成噪音性耳聋。
戴上耳机听音乐是不少年轻人的消遣方式。遗憾的是,日常“耳机不离身”的年轻人却正面临着听力受损。
又想享受音乐的乐趣,又想保护好自己的听力,该怎么做呢?专家给出的建议是:遵守使用耳机的“60法则”。 “60法则”即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以内;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连续使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让耳朵适当休息。
避噪音
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
戒挖掏
经常用耳勺等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慎用药
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
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联系删除
文:J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