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虽不致命,但久拖不治易成“癌”,尤其这5种!

2019-06-06 11:13:00
翼猫科技
原创
0
摘要:生活中发炎很常见,所以很多人都以为不是什么大事,吃点药、或者撑两天自己就好了。其实恰恰相反,发炎可不是小事,而是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大事。

生活中发炎很常见,所以很多人都以为 不是什么大事,吃点药、或者撑两天自己就好了。 其实恰恰相反,发炎可不是小事, 而是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大事。

1/6的癌症由炎症引起

炎症是什么?

它是人体抵御外界有害病菌侵袭产生的防御反应。 小到感冒,大到非典型肺炎、埃博拉等,本质 上都是炎症,但严重程度有着天壤之别。

研究显示: 世界上1/6的癌症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

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的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险性是未感染人群的2-6倍。

这几年,我国各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病率 都在上升,全国慢性咽炎鼻炎发病率高达87.3%; 慢性胃炎发病率30%;慢性肾脏病发病率达11%。

从炎症到癌变,不是骇人听闻

从微小的炎症,到让人恐惧的癌变, 并不是骇人听闻的说法。很多不起眼的炎症, 最终是容易恶化为癌变的。

尤其是这5种,切勿忽视!

1.慢阻肺→癌症

研究证明每年有百分之一的慢阻肺患者发展成了肺癌,这是因为两者的高危因素也大致相同,与吸烟、粉尘、空气污染有关。

慢阻肺三大主要症状

“咳,痰,喘”

可能大家会认为重度慢阻肺癌变几率更高,实际不然,大数据显示反而是轻中度慢阻肺更容易癌变。 慢阻肺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发现症状加重,并且药物控制效果越来越低,就需要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尽早排除癌变可能。

2.胃炎→胃癌

胃癌已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我国,每年就大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

胃疼的部位分为:胸部疼、心口窝疼、上腹部疼。

剑突下、肚脐上、心口窝部分经常疼,需要警惕胃癌!

图片、内容来源:今日关注

不少胃癌患者都是在早期胃病发作不注意或没有及时就诊,一直拖着,胃里的幽门螺杆菌得不到有效遏制,逐步严重导致胃癌。

3.肝炎→肝硬化→肝癌

肝炎会增加人们患肝癌的风险,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毒性病症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病毒在肝脏里面持续复制,就会给肝脏造成慢性的损伤。

肝癌早期症状: 食欲减退、上腹闷胀、腹痛、乏力、食欲不振;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

如果人们没有及时治疗,长时间如此就会导致肝硬化。治疗不及时,就会形成肝癌疾病。

4.慢性胰腺炎→癌症

长期的慢性胰腺炎的存在,会促使癌细胞的生长,一定程度上促进胰腺癌的发生. 胰腺癌在早期没能发现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被误认为是慢性胰腺炎。

短期暴瘦血糖异常升高浓茶色尿液、大便发白眼白、皮肤黄疸全身刺痒束带样疼痛,夜间加重。 如果确诊了慢性胰腺炎的话,患者需要戒酒。另外,每年需要进行复查,包括胰腺的影像学检查,血糖检查等。

5.咽喉炎→喉癌

通常情况下这种疾病不会癌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炎症就会向周围扩散,从而增加癌变的可能性。

特别是中年吸烟人群,很有可能出现延后黏膜增生、白皮形成等情况,这些症状都有一定癌变可能。 如果不想让炎症逐渐发展成癌,患病后要进行积极的治疗。一定要戒烟,这样能有效降低患癌几率。

教你六招 防“炎”于未然

远离炎症的侵害,可不能全靠药物。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防患未然, 减少炎症带来的不良反应。

1. 坚持锻炼

研究发现, 每天2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抗炎作用。 而肥胖会直接导致炎症反应,将体质指数 BMI控制在24以下,有利于身体健康。

2. 无炎饮食

很多果蔬含有抗氧化物,能消除体 内自由基,抗击炎症,比如菠菜、西兰花、 西红柿、洋葱、樱桃等。

坚果中抗炎物质含量丰富, 每天吃点坚果可降低心脏病等患病风险。 三文鱼、金枪鱼和沙丁鱼等鱼类, 富含有助对抗炎症的脂肪酸。

3. 睡眠充足

高质量的睡眠是人体加油站, 每天6~7小时必不可少。长期缺乏 睡眠,机体免疫力会下降,容易 遭受病菌侵袭,引发炎症。

4. 经常喝水

多喝水有利于排除体内废弃物, 女性尤其要多喝水。如果女性体内 水分不充足,很容易导致妇科炎症。

5. 学会减压

长期生活在压力下,人体内分泌紊乱, 会促进炎症的发生。学会善于释放压力, 保持良好心态。

6. 注意防护

不要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化学品、 二手烟环境下,医院应该戴口罩, 雾霾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最重要的是, 身体发炎时,最好咨询专科医生, 科学用药,切勿过度治疗, 也要警惕炎症拖成大病。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联系删除

文:Judy

关注“健康e家”公众号,在线购买产品